站内搜索:

《学习时报》刊发我校张晓婧教授理论文章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芳 时间:2023-03-20 浏览:297

 《学习时报》2023年3月20日第2版刊发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晓婧教授的理论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亲和力”》。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亲和力”,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促成合作的力量,最早是属于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后来逐渐转变为社会生活用语,并进一步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亲和力”一词,指基于正义立场的善性力量、拉近交往对象的趋近力量、增强沟通心灵的吸引力量。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强群众工作、塑造国家形象、推进国际传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干事创业提供重要行动指南。

 2013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的指示中强调,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政法工作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责任,是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有力保障。政法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与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其根本的价值属性是“人民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奋力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团干部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同青年对上话、交上心,才能对青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关键在团干部。长期以来,广大团干部发扬优良传统,认真履职尽责,为党的青年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团干部要有“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勤奋学习,读有字之书,通过研究新时代的青年文化,把握新时代青年的认知规律;读无字之书,通过做青年的身边人,发现和解决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视运用青年的话语体系,在与青年对话中,既“有理有据”又“有情有感”,还能“有趣有味”,增强话语表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周边外交经历了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到“睦邻安邻富邻”的不断发展。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持续增强和地区影响力不断扩大,周边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中央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工作,在坚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一贯方针的基础上,重视巩固与周边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情感纽带。把“亲”字放在周边外交理念的第一位,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周边外交关系上不仅仅只考虑经济利益,而是强调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友爱情感,彰显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风度和温度。在元首外交的掌舵领航之下,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在周边先行先试,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在周边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就共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周边命运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塑造良好的、富有亲和力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家声誉、赢得他国尊重和增强国际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打破西方话语幻象,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就需要维护国家形象,打造“中国名片”。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展示中国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开展多样化人文交流,促进各国民心相通,增强对象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国形象的亲近感。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2022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希望中新社以建社70周年为新的起点,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的重要途径。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需要积极探寻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共鸣,寻找话语表达的全球最大公约数,用有灵魂、有温度的中国话语传播好中国声音。与此同时,更需要重视探寻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钻研不同国家民众听故事的习惯,善于消弭不同文化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学会借用他们讲故事的词汇和技巧,使他们听得懂、乐意听,感到亲切、听起来自然。国际传播亲和力不仅需要官方主流媒体来打造,更需要非官方的新兴自媒体生动多样的宣传方式来助力,尤其是采用青少年群体热衷接受的方式方法,润物无声地增强传播亲和力。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亲和力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课程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趋同感、亲近感与信任感。思政课的亲和力首先体现为思政课教师本人的亲和力,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基,让人近悦远来、如沐春风的人格魅力;思政课的亲和力更直接体现为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是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课程魅力;思政课的亲和力归根到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是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愿学爱学乐学,感悟真懂真信真用的真理魅力。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体现了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基础上的创新,唯有不断创新,观照青少年精神成长的步伐,跟上青少年人生发展的节奏,才能让思政课真正如盐入水、浸润人心。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芳;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