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国教育报》刊发我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朱红军理论文章

作者: 时间:2022-08-24 浏览:98

《中国教育报》2022824日第3版校长周刊刊发我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朱红军的理论文章《新文科引领新经管 新路径铸就新发展》。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新文科引领新经管 新路径铸就新发展

 当前,中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质的新时代,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学校深入领会和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新文科要求,从专业、课程、模式角度出发,大力实施“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和“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战略路径,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行业产业需求侧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需求导向,优化专业布局,夯实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紧扣“新经管”发展战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做大做强特色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等系列举措,促进专业优化调整,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全面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坚持动态调整,发展新兴专业。出台《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专业的申报、停招、撤销等相关规定,定期对专业开展预警与退出审核,强化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结果运用,建立专业设置与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和专业评估的联动机制。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变革,重点打造“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交叉专业群,申报“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等7个新兴专业,撤销14个社会需求不大、就业率不高、不适应和不支撑学校新经管发展目标的专业。强化示范引领,打造一流专业。出台《“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等系列文件,着力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对重点专业进行扶持,将学校优势特色专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专业,充分发挥一流专业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以建设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为契机,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着力对专业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等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深化专业融合,凝练特色方向。强化宽口径,淡化专业边界,以新技术为平台、工具和手段,实施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如金融与电商的融合、会计税务一体化、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会计与法律、计算机与艺术的交叉等;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向经管类专业和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渗透,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对相关专业的升级改造;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式打造特色专业方向,设置“金融科技”“智能财务”“法务会计”等8个专业方向班。

 截至目前,学校拥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占在招本科专业总数的84%。拥有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2021年,在首次“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校以2A+专业、10A专业、17B+专业、23B专业、上榜专业数52个、上榜专业占比98.1%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0名、安徽省属高校首位。

 特色导向,提升课程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校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为契机,聚焦“新经管”发展战略,出台《一流课程建设方案》《一流课程建设标准》等系列文件,以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为主要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和形式,积极探索新思路,提升课程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构建“多维、高阶、融合、迭代”现代化课程新业态,通过课程质量的提升推动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

 聚焦特色优势,创设“多维融合”课程体系。依托学校经、管、理、工、文、法、艺多学科优势,设立跨领域的通识课程群、跨学科的讲学课程群、跨专业的综合实验实训课程群,同时创设包含32门相关课程的创新创业课程板块,充分体现多领域思维、跨专业能力、多项目实践的新经管理念,着力构建培养宽基础、强能力、会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高质量课程体系。接轨学科动态,更新“高阶前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更新迭代课程教学内容。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嵌入课程体系,增设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基础课程,同时以现代科技发展整合传统专业课程,如互联网金融、智能会计、大数据税务管理、智慧外贸等。回归教育本质,创新“四性迭代”教学范式。变革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以认知构建的内在逻辑设计教学过程,构建学生“感性、知性、理性、灵性”层层迭代、融合发展的全过程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自主学习,积累感性经验;利用师生、生生深度交互,探究高阶认知、掌握实践操作,理论+实践,完成知性构建;进一步推进认知深度、拓宽认知广度,深度+广度,培养学科思维,形成理性范畴;以认知重新观照现实,立经世济民之志,育家国天下之情,实现灵性升华。以“四性迭代”全面育人模式,完成知识、能力、素养融合发展全过程。紧随技术发展,打造“深度科技”教学空间。克服信息化教学手段简单化、形式化弊端,充分糅合线上教学“广度”优势与线下面授“深度”优势,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现代数据技术打开“教—学”传导黑箱,以教学可视化助力“以学定教”,构建融情境、交互、体验、反思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场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018年以来,学校获批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0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专项教研项目35个。新增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2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7门。新增国家教学名师两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委员、秘书长8人,国家和省级教学(课程思政)团队29个,省级高水平导师、教学名师、教坛新秀52人。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年均获奖70余次,其中,以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和教学设计创新奖一项为代表。

 能力导向,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

 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突破。学校坚持以素质培养为核心、能力锻造为重点,围绕“新经管”发展战略,出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创新创业类学分认定指南》等系列文件,以“训—赛—创”为重要抓手,强化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构建起螺旋式紧耦合实战型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提高实验实训平台站位。设置跨专业综合实验必修学分,与企业共同开发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每年约4000名学生通过平台开展实训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打造资产配置优化选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智能制造企业全景运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实现实践教学虚实融通,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战技能。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推行“互联网+实训”管理模式,解决实训管理形式化问题。推进学科竞赛进位。将学科竞赛纳入必修课程体系,设置10个学分;建立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用学科竞赛成绩等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替代的新机制。构建起国家、省级、校级三级和ABC三类的学科竞赛实施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基于企业实际业务和具体项目,构建起“学院—学科竞赛—企业”三元培养机制,与知名企业联合打造“国元证券杯”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航信杯”全国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等25项特色品牌赛事。激发创业实践到位。搭建“主课堂+竞赛营、学术营、实训营、拓展营”等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每年举办创业培训、创新论坛、成果对接等各类活动100余场;统筹校内外资源,依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构建“优质项目—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育人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供集聚优质共享的“双创”导师资源;实行弹性学制,助力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成才梦。

 2018年以来,学校重点建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一个,与上海财经大学联合申报获批国家教育部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会计学专业虚拟教研室”一个,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9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8个,省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两个,校企、校产、校地、校所合作共建实践基地233个。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人文社科高校第3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国家项目2135项,立项数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地方高校前列。第三方评价数据显示,学校2021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51%,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9.10%,其中80.18%的用人单位将“综合能力较高”作为选择学校毕业生的首要原因。

 新科技革命风起云涌,新文科建设奔腾而至。学校将继续以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为三大重要抓手,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构筑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国教育报》报道链接如下: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8/24/content_613155.htm?div=-1